›› 2012, Vol. 18 ›› Issue (6): 10-13.DOI: 10.3969/j.issn.1006-8082.2012.06.003

Previous Articles     Next Articles

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Uptake and Construction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Pattern in Japonica Rice of Yield 800 kg/667 m2

  • Online:2012-11-20 Published:2012-11-20

超级粳稻单产800 kg/667 m2氮素吸收特点及施氮模式的构建

  1. 1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,江苏 扬州 225009;2扬州大学 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,江苏 扬州 225009;3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江苏 苏州 215300
  • 基金资助:

    国家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(2011BAD16B03,2012BAD04B08);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(农业部专项)

摘要: 以早熟晚粳超级稻武粳15和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,设计“稳前优中”(精确施肥)、“平衡促进”、“前促中控”3种施氮模式,并以“前促中控”为对照,比较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下氮素的吸收、积累和利用特点。结果表明,与“前促中控”相比,“稳前优中”最利于参试品种达到超高产水平(单产≥800 kg/667 m2),其产量也显著高于“平衡促进”处理;此种施氮模式下,超级稻在前期(移栽-拔节期)对氮的吸收量较低,中期(拔节-抽穗期)最高,后期(抽穗-成熟期)次之;氮素当季利用率(武粳15为45.83%、常优1号为41.47%)极显著高于“前促中控”模式,亦明显高于“平衡促进”模式。早熟晚粳超级稻超高产施氮模式为:麦稻两熟制的中等偏上地力(不施氮水稻产量450 kg/667 m2)田块,总施纯氮20 kg/667 m2,前、中期施氮比例为5∶5,中期于倒4、倒3叶期两次等量追肥。

关键词: 水稻, 超高产栽培, 氮素, 吸收, 施氮模式

CLC Number: